2006/09/14

论自由2--自由何样?

前文提到目前很多人抨击英美在国际上的作风。但很多人没有想到既然大家都推崇与向往英美的自由,大家会不会不知不觉地应用英美的作风对待他人?那有权去抨击自己心中的榜样?

或许我们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我们必须更深入的了解英美的历史与现况,思维与动机,奔向自由的经验与代价,和这些代价带来的福利与祸害。此文将探索这些问题的根本,大家才能更正确的调整我们的主观理想,更客观有效的行动,以便更快的达到我们的理想。

自由榜样

英国殖民世界,包括美国,美国日后领导世界,英国首相要特别否认英国不是附庸者。大英帝国已衰微,其影响力已小, 但其精神演化,可以作为其他国家的前鉴, 特别是现在的强国在未来的可能发生类似演化的警惕。

哥伦布经千辛万苦发现美洲, 精疲力竭,原住民敬之如神,帮助他们顺利回国。美国建国初期, 拓荒者把原住民驱赶,各种斗争与掠夺需要让每人,(黑人直到林肯之后才被认为是人)都有权拥有和使用火枪,延伸至今。这是强悍的象征,即使国泰民安,闹市不再是郊野,原住民变成少数民族,拥有和使用火枪还是一样强悍地被保护住。结果,美国的自由是不是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杀戮,甚至是学生间的杀戮?这当然可以被推卸为少数意外,一个大国先进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小插曲。唯有小插曲能有最多空间,最少限制,可以让无名演奏家自由发挥,让大家发现演奏家的心态,造诣。究竟这些自由带给谁益处,谁遭殃? 谁的利益更重要?谁催促立法改革?谁要维持现状?这是不是代表了怀旧守旧,食古不化,还是只要是美国的终究是最先进最自由的。

在这方面,英国更加先进。在英国新兴的近乎不可思议的,为求变态性的快乐,任意寻找弱者肆意虐待而拍录过程上网张扬的歪风。这是勇者的作为?还是懦夫的表现?国民的意识形态与国家的胜衰,领导的政策与态度是相互影响的。任何领导的作为马上会被国民模仿,而国民的思想会星火燎原。如果因一两个人的无知,把异族弱者来虐待, 会不会带来了族群间的暴动?一两个人被虐待,可能带来了几个大屠杀,几代不可忘却的仇恨。

这是一些征象,代表了自由的榜样所面对的挑战, 不但不完美,非常丑恶。任何人挑起这样的祸害,特别是族群间,宗教间的冲突,都应面对最严厉的惩罚和教育。

自由力量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既然大家都推崇与向往英美的自由, 人们是不是被蒙蔽了?

人,即使是综合了大家的智慧变成客观,还是会有偏差。但一国要持久不衰,引人向往,其基础必定要非常坚固。 美国被普通人认为榜样, 是因为他的实象。但维持他的地位是他的精神。他的精神由下可见:

埃森浩威尔将军在1961正月17日总统卸任告别演说中警惕国人当国防工业从农业机械生产线转为庞大的利益集团,雇用350 万人。 国策的制定,国民的自由, 需要小心提防被不恰当的势力的左右, 这些势力不仅仅限于国防工业。这位将军经过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领导世界抵抗与战胜由最强大国防工业集团支撑的德意日。 将军成总统说:“不恰当的势力, 不仅仅限于国防工业”,是精辟远见。

越战国防部长麦当马拉在他的回顾录中,提到约翰逊总统的发怒:
约翰逊总统伉俪和黑人厨师从南部驱车回府。
路上伉俪入加油站方便。
上路不久后, 黑人厨师要在路边方便。
总统责问,为什么刚才不到加油站方便?
黑人厨师答:“他们不准我…..”
回府后,总统锤桌子,对他的幕僚怒吼道 “这是不是你们要的国家, 这不是我要的国家!”

殖民主义给美国留下这么多的挑战, 美国人才对自由这么的执著。美国对自由的奋斗争取远远走在人类社会之前。有智慧的美国人勇敢指出弱点,有意志的美国人忘我固执执行,很多人因此牺牲了,林肯,马丁路得金是读者所熟悉的。第一个天主教徒总统是不是因为跨过自由的界限而被谋杀? 第一个黑人国务卿会不会竞选总统的考虑点已在报章上公诸天下。美国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前仆后继的精神, 是历史上罕有的,是自由的榜样, 是世界走向自由的前锋。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们都推崇与向往英美的自由, 不是被蒙蔽了, 而是因果不分, 只知显像,不求其因。东方人真的缺乏对因果应有的了解, 难怪东方哲学都非常强调这点。

要在东方, 甚至全部发展中国家推行改革, 希望这段篇章带来了新的了解。 但要改革, 必须从人的内心意识形态和对外的深入了解。第三篇章,结论,将对此发表基础意见。

2006/09/02

论自由1--自由何由?



很多人,包括知识分子,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认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升华,政治体制的成功。

可是这些人是否有想过、深深地思考过,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发展、人口密度随着提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人为的力量(从火、火药到核子能)快速增长, 人可不可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 可不可以无所顾忌地使用这些力量? 人到底是否享有更大的自由? 还是受到更大的束缚?

可是这些人是否有调查过、仔细的往历史上考察过,哪一个国家、哪一种社会体制、实现了他们向往的梦想? 那里的人民是不是去除了其他社会的重要弊病, 各种族男女没有歧视,各宗教可以自由崇拜,每一个国民、不管种族,宗教,都可以参与政治、财团没有操纵候选人与竞选,少数民族不必担惊受怕,生活得更平和,更快乐?

自由是不是进步的升华,政制的成功?

自由面, 自由空间

在原始时代,当动物还没有群居的时代,动物只须对自己的生存负责,非常自由。发春后,动物对配偶负些责,进而对幼兽负责。自由似乎是天赐的,但自由就给责任覆盖了。有智慧的动物,开始发现自己力量的不足,因此结合成群,保护自己,分工合作,觅食、传宗接代。 个体动物牺牲了很多以往的自由,但安全,足食, 传宗接代, 即即使是在病难时, 也有了保障。有了这些智慧的动物, 才演化出人文社会。自由给责任覆盖了,缩小了, 但生活却更有了保障。

随着群居的开始,人们的智慧相互交换,增长了。技术产生了、器械面世了,人的生活多面化了。人再也不能自给自足,须要相互协作,相互交易。更多的生活面产生了,在每一个生活面都有一些空间,因此有一些自由。生活有更多面运作, 自由面绝对是加多了,更多姿多彩了。 自由空间是真的增加了?

举个例子,古代社群,虽然交通工具只限于人的两条腿,荒郊野外,连路都没有,只有徒步跋涉, 一生见几次, 甚至见不到面。那时的人享受相对更大的行动自由。 既然没有路,人可以有很多, 无穷尽的途径, 可以与不同人, 可以任何时刻启程, 不拘人数、行李,互相拜访, 自由得很。

用飞机,火车,汽车,自由面多了。可以一年好几回, 但要服从班机时间,人数,代价,甚至行李大小,数量,重量。连剃须刀也不能随身带。这是自由和效率与安全的妥协。即使要在现代步行,很多捷径,要跨越铁轨,高速公路的捷径是严受管制的。你一生中可以到更多更远的地方,见更多人,但你要服从为你提供这些便利的机构。你要更快的到达,你可能要忍受更多的条故与付出代价。

历史不是过去,不只是经验与因果,也可让人瞭测动机可能带来的结果。很多人不学习历史,认为那是老套不管用。目光短一点的,只崇拜科技,只对电脑较熟悉的人来说,要电脑跑得快, 要上网交换信息,硬件软件都要严谨的配合,差一毫秒,差一个符号,差一个版本,都会不通达,甚至把你最文雅的信息变成诅咒。自由根本不存在。自然界非常苛刻,科技非常严格,自由民主是奢侈,是幻想。 你要自由, 先要放弃效率。只有牺牲一些自由,遵守大家的规则,群体才能有效的快乐地工作。

你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机会,更多选择面, 但在每一个选择面, 你的自由度受到更多的约束。
你觉得自由了吗?

自由的公认榜样

无可否认,英美是全世界人民, 特别是知识分子梦想移民,寻幻自由的第一选择,不假思索的最高目标。大家都推崇与向往英美的自由、文化和制度。甚至相信,英美在经济与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是拜此所赐。

既然上述的理念是当今的主流意识,那么英美到处散播他们的文化与政治制度是理所当然的。在他们的传播遇到阻力的时候,使用武力的手段协助当地人尽速实现英美式的自由理念,也是无可厚非的。

目前很多人抨击英美在国际上的作风。但很多人没有想到既然大家都推崇与向往英美的自由,大家会不会不知不觉地应用英美的作风对待他人?那有权去抨击自己心中的榜样?

或许我们正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我们必须更深入的了解英美的历史与现况,思维与动机,奔向自由的经验与代价,和这些代价带来的福利与祸害。下文将探索这些问题的根本,大家才能更正确的调整我们的主观理想,更客观有效的行动,以便更快的达到我们的理想。

2006/08/18

参拜靖国神社--受害将是日本人民

日本大和民族是对细节非常注重的民族。因为在很多历史场合中,一些细节,被善于玩弄权术的人肆意曲解,恶加利用,结果招来史无前例的灾害。所以只有大和民族对细节有超前的注重。

在讨论靖国神社的问题前,先看看历史的事件。

公元607年,日本圣德太子也是摄政王,写给中国皇帝说:“日升之国的天皇致日落之国的皇帝”[1]。。。。虽然日本太子望西一看,是日落,但在中国,正是朝阳升起的美丽时刻。过了近一千五百年,尚有日本人津津乐道,甚至日本驻新加坡大使小岛高明于2005年七月十一日的一场演讲中也没察觉而旧事重提(根据大使馆提供的英文讲稿是:The Emperor of the state of the rising sun sent a letter to the Emperor of the state of the setting sun)。这正是恰逢日本经济连年处于谷底,而世界经济发展力量依赖中国的微妙时刻, ,日本商家也极须靠中国的高生产力维持竞争力。这显示了日本人必要更进一步,强调提高重视细节的水平,不然必然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耻辱。

公元1932年5月15日大日本帝国海軍 急進派青年乱入首相官邸,殺害极力護憲運動的犬養毅内閣総理大臣, 并武力攻击在场的西園寺 公望親王[2]。维护宪法而被杀害,对王室学者动武,全国没有制止,结果招来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曾经版图扩张,掠夺了很多财产,但也成了核子炸弹的第一线受害人。第一次炸,掌政者不投降,要第二颗投下,才投降。日本人民,牺牲很大,给其他国家的警惕,没有人再敢过分的侵略, 世界和平因此维持了过半个世纪。日本人对于国家的领导,有没有随之达到更高的境界,现在就受到考验。

犬養毅内閣総理大臣在受害前跟暴力者的对话是:
犬養毅内閣総理:“谈了,就会明白。”
暴力者:“对话无用。”[3]

1978年把首相东条英机, 原大将木村兵太郎,等14名甲级战犯供入靖国神社。而这些骨灰是由战犯的辩护律师三文字等偷偷从横滨的火葬场弄出。甚至担任战犯遗族会———“白菊遗族会”会长的木村兵太郎的妻子、“日本遗族会”的负责人等,也是在事后才接到报告。

1985年是日本战败40周年,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悍然率内阁成员参拜了靖国神社,

中国,南韩等受害国,只有在甲级战犯被日本领导人参拜,才提出抗议。时任自民党副总裁的二阶堂进曾对中国驻日大使章曙表示遗憾地说:“连我也不知道战犯和一般的战死者祭在一起。”

日本领导人对被误导上战场不幸捐躯的可怜灵魂,和罪恶地挑起惨痛战祸的罪魁,和平时期被处死的祸首的分辨能力,肯定有很大的缺陷。外国人民都清楚,执政党副总裁竟然不被通报,死者家属不被事先征求认可,是外人匪夷所思的。这是不是暴力者的:““对话无用。”的超越世纪, 对日本人民,甚至领导人无礼的无休再版呢?

现在,日本历经战乱,过世的天皇已经表态,盟友美国国会也表态,小泉竟然更精确地在战败日参拜。

中国,韩国,朝鲜从来没有侵略过日本,甚至没有把日本当为要进贡的臣服国。日本当权者不把他们当盟友,还强暴侵略。

现在,只要亚洲各国,国强人民团结,领导人已经体会到:“谈了,就会明白。”在对无知,狂妄的领导没有效用的。

但东亚各国人民,深受儒家的同根的熏陶,只有联合日本人民,催化对历史的认识,共同促进和平,协力把力量放在发展经济, 日本才会复苏,东亚才会稳定。如此肆意曲解,恶加利用, 只会浪费人力,财力, 严重损毁经济复苏的根基。

狂妄的领导人也须明白,已故天皇的意见不止是应该被尊重,更要被珍惜的是珍贵的日本人生命。

莫根陶说
没有实力的外交是空谈,不谈外交(情谊)的实力是盲目的,是摧毁性的。[4]
或许
当邻居千年来尊重你,敬之以暴力是无知的。
当太阳在邻居升起,对之以不敬,是自取其辱。
当昔日的德国盟友已经变得聪明,不重犯大罪
而今日的美国盟友清楚指点告诫,你还要把子民的珍贵性命来把玩吗?
当帝王先辈嘱咐要注重细节,不要忘了天空的浩阔,和太阳的起落!!!


[1] Inukai's famous last words were 話せば分かる "hanaseba wakaru" (roughly If we can talk we will understand) to which his killers replied 問答無用 "mondō muyō" (Dialogue is useless).
[2] [2] Diplomacy without Power is feeble, Power without Diplomacy is destructive and blind
Hans J Morgenthau
[3] Crown Prince Shotoku, then Regent, addressed to the Emperor of China in 607. The letter began by stating “The Emperor of the state of the rising sun send a letter to the Emperor of the state of the setting sun.”
[4] 西園寺 公望親王Prince Saionji Kinmochi

本文刊登于《联合早报》2006年8月17日14版

2006/07/31

Blog christening

This is the first post on Cognose. May it be the first of many.